标题: |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21MB2862421Q/2023-534613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1-11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
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
县委:
2022年,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县“品质提升年”的部署要求,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统筹安排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精彩答卷贡献力量。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权责明确强堡垒,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督促和引导基层党支部负责人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组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地。研究制定2022年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机关总支部2022年党建工作计划及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党建、业务“一盘棋”,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常态化学习,制定《2022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开展党组集体学习13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重要理论成果。邀请文旅系统老干部对干部职工进行“学党史·红色故事”宣讲,进一步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开展文旅工作的有力实践。三是强健组织激发活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设计了由党徽、红日、芦苇、飞燕、湖泊、图书等元素组成的品牌logo,激发文旅系统内生动力,被县直机关工委评选为“机关党建优秀品牌”。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完成机关总支部及下属各支部换届选举。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发放廉洁自律提示卡,要求领导干部强化自我提醒,严守纪律底线,认真履职尽责,自觉廉洁从政。五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2022年,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1名发展对象成为预备党员,2名同志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新生力量不断涌入。开展年轻干部“护苗”专项行动,压实党组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责任。1名同志被评为“淄博青年创新榜样”,其事迹在“淄博党建”《我和我的支部》系列栏目中报道。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文旅阵地建设
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分析会议,成立“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考核工作推进专班,定期研判文旅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制定化解防范措施,坚决履行好主体责任。二是丰富文化供给,抢占意识形态主阵地。成立局文艺节目评审小组,严把节目质量关。组织基层民间剧团创排的吕剧《梧桐花开》获省二等奖,小戏小剧《磨剪子 戗菜刀》获省级银奖、市一等奖。三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旅市场。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000余册,查办“扫黄打非”案件8起。指导桓台二小入选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示范点,设立县图书馆等8处“护苗”工作站。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分别被表彰为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应用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先进个人。
(三)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动文旅工作突破提升
1.产业项目发展“精”,文旅融合实现提质升级。一是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马踏湖旅游度假区功能提升、红莲湖配套设施、东岳熙悦里商文旅、淄博农发凯盛农业旅游4个项目,计划投资8.3亿元,完成投资12.23亿元,完成率147.3%。马踏湖经过十余年综合治理重焕生机,6月6日成功开园运营,荣获“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并获评山东省生态旅游区。9月16日,在全省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洽谈会上,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作为全省6个项目代表之一进行路演推介。扎实推进项目招商引资,积极与山东中铁文旅发展集团多次对接洽谈,并签订马踏湖文旅项目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目前项目正顺利推进。策划推进马踏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提升专项债项目工作,现已完成项目立项。熙悦里商文旅项目8月6日揭牌运营,招商率100%,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二是指导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县有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2家,分别为淄博八八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桓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11月份完成营业收入1222.3万元,同比增速2.03%。三是整合特色文旅资源。起凤镇鱼三村、唐山镇后七村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指导泓基庄园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指导桓台县马踏湖民俗文化研究会办理申请成立登记。推出休闲游、研学游等6条“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指导山东龙图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提名单位。组织东岳国际酒店4名选手代表淄博市参加第五届山东省旅游饭店行业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四是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动员组织新华书店、桓台宾馆、淄博风和日丽旅游有限公司等文化旅游企业签约2022年省、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与县商务局联合组织发放4000张商文旅惠民消费券,涉及26家文旅企业、商户,涵盖餐饮、文化用品、文创衍生等多种文旅业态。积极参加第三届淄博啤酒节文旅推介活动。组织桓台宾馆、渔洋宾馆、东岳国际酒店、绿都贵宾楼积极参赛“新时代新鲁菜”,在央视进行宣传推广。五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指导南来北往露营地打造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产品体系。指导果里镇西店村积极策划民宿项目。推动旅游商品创新。联合县妇联、起凤镇政府举办桓台县草苇编技艺大赛。指导黄河龙集团成功申报“好客山东”联名款文创和旅游商品。
2.公共服务供给“实”,提高群众文化幸福指数。一是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品质。8个村建成“5+N”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经验做法被《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报道,并作为淄博市唯一案例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起凤镇获评淄博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并入选全省样板镇候选名单。建设提升城市书房、阅读书吧、农家书屋,目前5家阅读书吧、6家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2家城市书房已全部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二是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完成333场送戏下乡演出,3840场公益电影放映。开展公益文化学堂、文艺小分队进基层服务活动200余场次。丰富文化惠民活动形式,开展诗歌朗诵会、亲子绘本故事会、国学美育课堂等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在熙悦里举办 “淄博之声”乐队音乐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积极动员县域群众参与“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我县获全国第24名位次。“手拉手”“萤火计划”项目获评2022年度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是注重实效抓宣传。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阵地,张贴数字资源宣传画、扫码阅读海报,发放文化活动优惠券、手绘地图等文化宣传品,扩大文化宣传面。在“阅享空间”等城市书房举办“齐舞悦动”文艺展演、读书分享会、非遗手工制作等交互式相处活动,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体验感。
3.文化保护注重“效”,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稳中求进。积极推进戏马台遗址由市级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指导王士禛纪念馆成功申报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实施文物长制,全县170处文保单位巡查巡护实现全覆盖。严格执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推进文物手续办理,加快审批速度,服务项目建设。2022年,依据职责共计为500余个建设项目出具文物意见,为23个项目办理文物勘探手续。监管勘探工地23个、发掘工地1个,均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二是发挥好博物馆馆藏职能和社会教育职能。实施桓台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276件 /套馆藏文物的二维和三维扫描,建立藏品管理系统、数字多宝阁展示系统、360度全息投影系统及微信语音导览,提升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水平。争取上级资金60万元,启动桓台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开展博物馆研学游活动50余场次。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进农村、进景区活动,拍摄文物宣传系列微视频,开展“见证新时代——晒晒我们的新物件”微视频征集大赛等活动,让博物馆成为传播文化、教育群众的重要平台。7月,桓台博物馆被评为淄博市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马踏湖非遗集市及2022年桓台县首届手造文化节暨第六届非遗购物节。在红莲湖景区建成全市首家区县级手造体验馆。成功申报12项市级非遗项目、21个桓台非遗工坊。
4.底线思维落实“严”,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开展。一是全面统筹安全生产工作。承担县文旅安委会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实名制”监管机制,检查督促行业领域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局班子成员全部参加并通过省安全生产“八抓20项”考试。对各文旅企业(单位)、场所进行全面拉网式巡查检查,共派出检查组139个,364人次,累计检查文旅领域生产经营单位655家,发现安全隐患97项,已全部整改。组织开展文旅行业企业单位安全培训5次、应急演练8次、警示教育5次。二是强化市场和行业监管。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行动。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摸排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及养老诈骗问题隐患。查办案件21件,其中版权案件办理位居全市前列。率先试点应用全市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守法自查系统,承办该系统上线暨推广应用全市现场会。三是做好新闻出版工作,完成83家印刷企业、47家零售单位的年检年审。我单位2021年度新闻出版统计工作被山东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开展城市、进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监督推广工作。积极协调县融媒体中心推进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目前县级平台及26个村级终端建设已完成,相关镇、部门平台及其他村级终端建设正在推进。
二、存在问题
一是我县缺少上规模、上档次的文旅产业大项目,缺少高端沉浸式旅游项目,景区(点)沉浸式旅游表现形式单一。二是缺少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配套资金,农家书屋图书缺乏,距离省对市考核的配套资金要求、图书配备要求有很大差距。三是文物保护工作力量不足。四是文化市场执法办案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突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文旅融合,构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指导马踏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策划开展捕鱼节、庙会、公开水域游泳体育赛事等特色文旅活动。加紧与山东中铁文旅合作的铁路文化公园项目开发进度,力争清明节前完成项目建设。885景区与山东泓悦合作开发温泉酒店项目,力争早日开放运营;与红叶柿岩景区合作,开发运营水世界、推出戏雪游服务。整合红莲湖景区、885水世界与文化商街、东岳·熙悦里商街,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夜间经济活力。积极培育“旅游+农业”项目,指导淄博农发凯盛智慧农业、淄博现代生态农业园等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对旅游民宿的支持培育力度,努力打造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旅游民宿。
(二)推进文化惠民,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满意度
建立“阅享桓台”全民阅读推广机制,推进“5+N”模式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城市书房、阅读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县镇齐联动,村村有欢歌”文化品牌,计划组织开展送戏下乡333场,送电影下乡3800场,“七彩摇篮”群众艺术培训不少于200场次,“萤火计划”进镇村、学校等基层文化服务活动不少于30场次,镇办、社区文艺巡演活动不少于150场次。
(三)坚持保护第一,讲好用活桓台厚重历史文化遗产
贯彻落实文物长制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积极对上争取资金,适时开展耿家大院二期、戏马台遗址、西史祠堂、徐夜故居的修缮工作。推进馆校融合,组织游学博物馆主题教育活动30场次,开展“让文物活起来——流动博物馆巡展”活动20场次。组织申报第八批县级非遗名录,举办非遗手造创意设计大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多种形式的非遗传承、培训、推介活动。
(四)加强执法监管,保障文旅市场规范健康繁荣发展
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及文化市场日常检查,完成年度案件查办任务。探索完善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守法自查系统。继续推进“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及进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抓好国家、省级示范点创建活动。完成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做好新闻出版工作。
附件: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重点工作、创新性工作开展情况
中共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
2023年1月9日
附件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重点工作、
创新性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工作
(一)建立“阅享桓台”全民阅读推广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淄博市《关于统筹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开展。一是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抓手,推广“城市书房+”模式,从管理运营、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探索创新,突出地域特点,打造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文化业态的精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二是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效能发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开展群众读好书、多读书。举办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桓台分会场启动仪式,“齐鲁书香节”期间组织县图书馆、县新华书店、各镇(街道)农家书屋开展各类特色阅读活动230余场。对部分农家书屋进行了提质增效,2022年计划建成6处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现已全部建设完成。推动农家书屋与图书馆互联互通,现按时序正常进行中。三是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县图书馆常态化开展小满妈妈讲故事、国学美育课堂等阅读推广活动。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开展了“你选书我买单”系列惠民活动。积极动员县域群众参与“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我县获全国第24名位次。
(二)指导马踏湖景区改进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马踏湖为主要阵地,不断提升丰富桓台旅游辐射力及影响力。一是增加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经过多年提升改造,马踏湖景区建成了新游客中心、游船码头、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景区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配备画舫船、电瓶车、伴游机器人、电动碰碰船等观光游览游玩设备,开通612路公交专线(创智谷-马踏湖),终点直接设在景区内。加入市内周末一元旅游专线(张店-马踏湖),提升交通便捷度。二是创新包装策划,丰富游玩体验。分析周边环境特色,对马踏湖景区进行主题定位包装策划,设计二次消费服务产品。国庆前夕引入中铁文旅的6部房车,开展以“金秋畅游生态胜地马踏湖 沉浸式体验欧洲时尚房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新增摇橹船及5D影院。三是积极拉动淡季旅游市场。提前策划景区活动,计划通过庙会、滑雪节等活动,打造独特旅游IP,进一步提高景区盈利能力。
二、创新性工作
(一)强化文化志愿服务建设,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充分培植挖掘和合理利用基层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建设“手拉手”“萤火计划”等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走进基层镇村、文化站点,开展舞蹈、声乐、太极、剪纸、瑜伽、茶艺等群众艺术普及活动。强化馆校合作,联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图书上架、亲子手工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期。开展桓台博物馆第六届“春蕾中学生志愿讲解员”班,对“春蕾”志愿服务队队员进行了业务、礼仪培训,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校外教育功能。桓台博物馆获淄博市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县文化馆“七彩摇篮”获2021年度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手拉手”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2022年省级优秀项目,1名同志被评为“淄博青年创新榜样”。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
整合数字资源,丰富线上公共文化活动。博物馆利用微信朋友圈社交阵地,以“一人一手机、一机一文物、一物一故事”的视频连线方式,开展“清明节的铭记——缅怀先贤·情思桓台”文化传播教育活动,举办 “见证新时代——晒晒我们的新物件”微视频大赛。县图书馆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拍摄虚拟图书馆,推广数字化阅读模式,整合馆内数字资源,制作“扫码即读”的数字资源阅读二维码,在馆内大厅、微信平台等进行宣传和投放,壮大数字阅读读者队伍。举办“世界读书日”扫码趣味成语答题活动、科技讲座数字阅读打卡等活动,发挥数字化阅读在提升阅读服务效能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县文化馆开展“七彩摇篮”公益学堂线上培训、地方名家书画摄影展览、“我们是非遗人”非遗展播、线上朗诵会等线上文化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平台实现“云课堂”“云展演”“云非遗”“云展览”,打破地域限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思路,围绕建、管、用三个主要环节抓规范、抓成效,积极推进“5+N”模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2022年计划新建8家,现已全部建设完成,经验做法被《中国文化报》、《山东商报》进行宣传报道。
,并作为淄博市唯一案例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起凤镇获评淄博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并入选全省样板镇候选名单。建设提升城市书房、阅读书吧、农家书屋,目前5家阅读书吧、6家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2家城市书房已全部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
中共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 2023年1月9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