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情况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21MB2862421Q/2024-551044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2-01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中共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
关于2023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委:
2023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主题教育,立足“三提三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文旅为民、文旅惠民,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建设,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一是抓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机关党组织书记领办“文旅先锋大讲堂”党建项目,邀请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主任、桓台信誉楼培训部经理、大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桓台农商行经理等各行业业务尖兵为文旅干部授课,凝聚干事创业思想共识。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开展联学活动2次,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集中学习7次。二是抓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研究制定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三张清单”。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政治活动。组织党员在东岳社区开展“国家安全日”宣传、反诈宣传“双报到”活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安全。三是抓作风,强化干事氛围。持续抓好廉政教育,与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开展“警示教育月”暨“廉洁家风月”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开展“一把手话清廉”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兵同志录制《清廉有声》节目。邀请县廉政教育中心负责人宋晓明同志做廉政教育讲座。组织全体干部赴淄博历史展览馆和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接受党性教育。举办“齐风清韵·先锋文旅”廉洁主题刻纸展、文物展活动。
(二)加快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发展活力凸显
一是以项目建设培育文旅发展新动能。马踏湖旅游度假区功能提升、世沐天华乐园、淄博现代生态农业旅游、淄博农发凯盛农业旅游4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亿元,完成9.84亿元,完成率123%。与山东中铁文旅发展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马踏湖火车营地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8节火车车厢改造装修工作。二是以政策支持注入文旅发展新活力。联合县发改局、财政局印发《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组织文旅企业加入省、市级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鼓励景区在节日节点推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星级宾馆推出持高铁票住宿打折活动,提高桓台旅游吸引力。三是以活动载体激发文旅消费新动力。在马踏湖开展戏曲展演、非遗集市、婚姻登记、轮滑大赛、捕鱼节、美食大赛等活动27场次。2023年,马踏湖获评省级生态旅游区、全省首批最美爱情打卡地,入选“好客山东秋季网红打卡地名单”。在东岳·熙悦里组织开展民俗节、乐队音乐节等活动5场次,东岳·熙悦里商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在885美食广场、世沐天华乐园、泓基庄园、活力魔盒之凤凰传奇文旅商街开展各类活动8场次。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好品山东 淄博美物”展销会。马踏湖第二届捕鱼节入选2023年度“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四是以宣传推介释放文旅消费新潜能。举行淄在湖区·马踏湖精品旅游新闻发布会。组织我县重点景区参加潍坊、东营、滨州推介会,高铁环游齐鲁等宣传推介活动,开拓省内客源市场。整合我县特色资源,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淄滋有味—水乡田园烧烤之约”入选文旅部推荐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借助“淄博烧烤”春风,在“烧烤专列”、海月龙宫、淄博站南广场等开展桓台文旅宣传推介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页1万余册。在济南西站中轴线黄金位置批量投放马踏湖宣传广告。2023年,央视3次宣传报道马踏湖,中央及省级媒体累计报道马踏湖24次。五是以品质提升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起凤镇华沟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起凤镇乌东村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开展A级景区品质提升行动,指导景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健全管理制度,推动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争创4A级旅游景区,现已通过省级景观质量专家评审。起凤田氏骨科博物馆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指导我县景区制定完善引流和安全应急预案,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优化预约措施,营造诚信营商、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三)提升服务效能,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成8处“5+N”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家城市书房、1处图书流动服务站、2处文化驿站、5家“书香淄博”阅读吧、8家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起凤镇获得“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称号,果里镇、果里镇徐斜村、新城镇崔楼村入选“淄博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阅享空间”城市书房入选“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二是持续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惠民活动。组织送戏下乡333场、小戏小剧巡演333场、公益电影放映3708场,群星吕剧团获评“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优秀单位”。打造“七彩摇篮”“萤火计划”“手拉手”等文化惠民、基层文艺辅导品牌。依托“镇村齐联动 村村有欢歌”品牌,组织各镇办在节日节点期间开展文艺演出、戏曲演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齐阅·城市领读者”公益阅读分享会,发挥图书馆引领全民阅读的主力军作用。在山东省第八届全民阅读先进典型评选中,果里镇获得“书香之镇”称号,县委宣传部获得“书香机关”称号。在“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中,我县主题知识竞赛成绩位列全国第15名,获得“主题知识竞赛先进团体”称号。三是创作文艺精品。创作《你好我的桓台》《思念》《新的时代新起点》《锦秋谣》《守护》等歌词作品、沉浸式情景剧剧本《迷途知返》《铁肩书记》、小品《铁肩书记》《最后一户》等富有浓郁生活气息、鲜明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
(四)立足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得到活化利用
一是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稳步推进。督导、培育镇村招募文物保护员。建立对各镇巡护的“周提醒”“月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应急“叫应”机制。整改文物安全隐患2处,各博物馆开展消防安全演练15次,消防应急培训2次。为460余个建设项目出具文物意见,为23个项目办理文物勘探手续,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戏马台遗址、西史祠堂、徐夜故居的修缮通过验收。配合黄河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做好文物区域分级评估工作。争取文物保护资金690万元。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新公布59名非遗传承人,非遗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深挖全县手造特色资源,完成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公布工作,组织、申报2处市级、10处县级非遗工坊,开展非遗传承活动200余场次。淄博电视台“新视窗”栏目编发我县非遗手造产品系列专题片10余条;与桓台融媒合作《匠人匠心》漫画系列,发布非遗传承人专栏20余期。三是博物馆建设再展新篇。桓台博物馆被授予淄博市美学教育基地和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与桓台县第二中学签定共建协议、与艺星教育机构共建文博研学基地。创建“博蕴”活动品牌,开展品质研学游20余次、“流动博物馆”活动近40次。新定级47件国家珍贵文物,“桓台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项目”通过结项验收。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建成的马踏湖湿地博物馆为国有博物馆,完成年度内新创成1家博物馆目标。王士禛纪念馆获评山东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基地、第五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山东省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王渔洋故居活化利用项目入选首批全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案例。
(五)加大监管力度,筑牢文化市场安全屏障
一是抓好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及互联网经营单位夜查、旅游包车联合执法检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8796人次,巡查检查单位1740家次。二是护航文旅企业安全生产。采取暗访暗查、交叉互查、专家指导检查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检查,累计出动检查组142个,督导检查经营单位650家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72个,均已跟踪督办整改。三是扎实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联合各成员部门开展“护航中高考”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检查,规范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开展印刷复制企业和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486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762家次,办理“扫黄打非”案件13件,侵权盗版案件3件。协调县公安局处置有害网络信息135条。开展“文化安全一堂课”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宣传教育活动、“护苗”及“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把护苗专项行动和法治宣传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执法的法治护航作用。四是着力做好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工作。协调县融媒体中心、广电公司完成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做好51家出版物零售企业年检与85家印刷企业年检年报审核工作。承办全市出版物印刷企业及出版物发行单位培训会议。山东韵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山东省印刷示范企业,山东泰宝防伪制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印刷特色企业。开展全县非法卫星电视整治行动,对非法卫星电视的安装、使用等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协调桓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出台广播电视使用优惠政策,引导村民主动更换合规有线电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旅产品吸引力不强、业态不丰富。各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点、文博场所等业态单一,旅游产品不丰富、不完善,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意愿低。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群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场所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文化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基层群众的参与性、文艺作品的创新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到位。重大项目立项时间紧任务重,而文物手续周期长,文物勘探结果无法预计,有可能在勘探后发现新文物导致项目无法落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丰富旅游业态。落实招引政策,策划招商引资路线,主动走出去“招大引强”。完善马踏湖“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增强景区竞争力和游客黏性,力争将马踏湖打造成桓台旅游业龙头,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民宿、购物等产业发展,助力我县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动世沐天华乐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发展“景村融合”,指导镇村争创省级精品文旅名镇、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发展工业旅游。强化宣传推广,深入挖掘县域文旅资源内涵,推出“春夏秋冬游桓台”系列主题线路,策划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IP。二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持续推进“5+N”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巩固提升已建成城市书房效能,提升农家书屋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拓宽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继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七彩摇篮”公益学堂培训、“手拉手”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演出进基层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让更多群众免费享受到更优质的文艺服务。三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对已知文物点的管理和保护,严格执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规范文物手续办理流程,做好文物勘探过程监管,确保文物安全。发挥博物馆馆藏职能与教育功能,深化馆校共建内容和方式,用好文博研学基地。培育“博蕴讲解”志愿者队伍,把文物故事讲生动。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四是保障文旅市场规范健康繁荣发展。抓好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完善执法改革创新,提高监管效能和普法宣传效果。开展“扫黄打非”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大“扫黄打非”、网络版权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推动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行业有序发展。
特此报告。
附件: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重点工作或创新性工作开展情况
中共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
2024年1月10日
附件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重点工作
或创新性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工作
聚力文旅项目建设。4月1日,在齐盛宾馆举行签约仪式,县政府与山东中铁文旅发展集团签订《推动桓台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马踏湖铁路文化旅游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我县重点景区文旅项目的策划、投资、开发、运营,挖掘景区潜能,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桓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马踏湖火车营地项目已完成8节火车车厢改造装修工作。推出夜游马踏湖活动,着重打造夜游、夜演、夜食三部曲,激发马踏湖新活力。
二、创新性工作
(一)全民阅读构筑城乡文化建设精神高地。开展“阅享桓台·全民阅读——齐阅城市领读者”阅读分享活动,建设“书香桓台”。“齐阅·城市领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已成为桓台县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阅读推广公益活动中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通过招募优秀的“城市领读者”组成阅读推广志愿团队,定期开展阅读推广进校园、进基层、进机关活动,全面发挥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能,与图书馆阵地服务形成有效联动。2023年,开展线下阅读分享线下活动35期,线上活动20期,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策划组织“全城共读一小时”主题阅读活动,唤醒阅读意识培养广大市民的阅读习惯。开展图书馆知识资源“五进”活动10余期,走进东岳国际社区、起凤镇鱼龙中学、实验学校、东岳集团等,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公共图书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桓台。
(二)打造“艺普及”地域文化资源联动项目。统筹协调社会优质文化资源,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推进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建设“艺普及”地域文化资源联动项目,积极引入更多社会艺术机构加入。与各艺术联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书,联合社会力量设立10余个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站、点,为群众提供全域覆盖、内容丰富、高质高效的艺术普及培训服务。2023年,共开展舞蹈、声乐、美术、传统文化等门类丰富的艺术普及培训288场次,充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