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15205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何雪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桓台县立足特色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整合马踏湖、红莲湖、王渔洋故居等文化旅游资源,构建了以“两湖一文”为引领、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努力为高品质民生建设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
一、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
一是指导王渔洋故里、马踏湖、885水世界加入“齐惠游”淄博旅游年卡,实现持“齐惠游”年卡全年免入园门票,不限次数,今年积极与“齐惠游”负责人联系对接,将指导泓基庄园加入“齐惠游”年卡,实现我县A级收费景区全覆盖。二是整合我县特色文旅资源,融合烧烤店,推出桓台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三是积极培育景区化村庄。指导起凤镇华沟村、新城镇崔楼村成功获评第二批省级景区化村庄。起凤镇鱼三村、唐山镇后七村成功获评第三批省级景区化村庄。指导起凤镇乌东村、荆家镇崔家村积极申报第四批省级景区化村庄。四是重点推进马踏湖铁路文化旅游项目,主要建设火车营地和房车营地。火车营地由DF4车头和17节硬座绿皮车厢组成,突出火车的科普、研学功能,同时配套餐饮、住宿等服务,可同时满足300人吃、住、研学需求。目前正加快火车营地项目装饰装修进度,力争早日对外运营。房车营地布置10辆世界顶级房车,已对外运营。五是以马踏湖为主阵地,创新包装策划,丰富游玩体验,策划四季主题系列活动,举办“荷花节”“捕鱼节”,组织公开水域游泳、“环马踏湖”轮滑马拉松、垂钓等体育赛事。举办“火车开进马踏湖”网红打卡、中秋夜 露营赏月会、婚纱摄影大赛等。六是引导旅游景区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王渔洋故里景区创意策划王氏家规著作等系列文创产品,目前已制作完成“手镜”“新城王氏家训”主题陶瓷、笔记本、书签、桌签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在马踏湖景区已常态化开展非遗展销,拉动湖区手工艺品销售。
二、加快完善配套设施
一是优化公交线路。为方便更多游客入桓,王渔洋故里、马踏湖成功纳入淄博“一元公交游景点”线路。2022年6月马踏湖开园后,县域612路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将线路延伸至马踏湖。2023年新推出1条“一元公交游景区”马踏湖旅游专线(惠仟佳—马踏湖)。2023年4月21日起625路公交车新设马踏湖站,直接开进景区。目前县域内612、621、625三路公交车直达马踏湖景区。二是建好用好淄博文旅智慧服务平台。在智慧淄博烧烤服务小程序开发过程中,积极对接市大数据局,时刻关注程序开发进度,为开发团队提供文案材料等,对小程序中登记的信息进行修正完善。程序开发完成后,积极对接有关部门进行宣传,在景区、出租车、公交车张贴小程序二维码。三是建立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守法自查系统并推广应用。“让数据多跑路”实现“智慧型”执法监管,有效节约执法成本,强化监管力度。通过现场检查、网络巡查、守法系统自查相结合的立体化执法监管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管效能和水平。
三、加强全链条要素保障
结合我县文旅类项目建设必要性和资金需求情况,协调项目单位和发改部门,积极做好项目策划储备申报工作,全力争取专项债资金。马踏湖旅游度假区功能提升项目、红莲湖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分别获批2022年度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级专项激励资金(精品旅游)20万元、10万元。
四、加强旅游人才培育
一是指导旅游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马踏湖是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共建了乡村振兴学院,为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锻炼等提供良好平台。同时,借力高校文化教育优势,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增强湖区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带动湖区做大做强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助推桓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二是为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2023年4月7日,组织我县导游人员参加全市导游人员素质提升培训会。4月14日,组织召开全县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要求旅游企业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4月18日,组织星级宾馆参加全市星级酒店工作视频会议。4月19日,组织A级景区参加全市五一假期A级景区工作部署会。
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