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
第145066号
建议人: 郑晓辉
主办单位: 桓台县卫生健康局
答复时间: 2021-05-31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郑晓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龙头领先、枢纽联动、基础扎实”的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一是抓“龙头”。县中医院现有职工456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50余人,开放床位560张,年门诊量30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3万余人次。2020年3月20日,被命名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同时,自2020年起桓台县中医院参照三级中医院管理。二是强“枢纽”。全县有10处镇卫生院被命名为“扁鹊国医堂”,依托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中央补助资金,2020年度唐山镇卫生院和陈庄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建设高标准的中药房、诊断区、理疗科、煎药室等,中医科室设置齐全、布局合理,充分营造了中医药文化氛围,配备了针灸、火罐、艾灸、电针仪等中医诊疗设备,中药饮片配备均在300种以上,中医药业务量提升达到20%以上,中医药“枢纽”的服务品质得到提升。三是固“网底”。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中医药服务网络的网底,与群众的关系密切。依托健康大讲堂,帮助指导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诊疗、中医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宣传等工作,截至目前共计开展中医药知识健康讲座27期,参加群众达到1100余人。

二、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有序推进。在国医堂建设基础上建设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积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的优秀临床人才,有效推进了中医药工作经验的继承和师带徒工作。县中医院张玉波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带教专家,2020年12月23日,接受省卫生健康委专家组对2017-2019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验收。二是争创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按照生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橘源堂中医诊所郑氏中医诊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顺利通过2020年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培育项目,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对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积极申报名中医。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促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中医人才,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市卫健委和市人社局《关于推荐第三届淄博市“名中医、青年名中医、基层名中医”》的通知,县医院罗平和县中医院魏海霞被评为淄博市名中医,进一步优化了我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全力打造看病就医新环境。为确保医疗机构院感事件零发生,守住医疗质量安全底线,2020年10月到12月,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县中医院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两次接受市级相关专家的专项监督检查;12月下旬,代表淄博市迎接了省卫生健康委专家组的专项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督查组对我县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提升民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11月-12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大型主题活动,县域内的医疗机构,通过设立义诊、宣讲及“赶大集”等形式组织中医药专家以及工作人员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咨询义诊,向群众科普及现场答疑解答群众在健康方面的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此次活动共开展义诊40余场,参与专家62人,义诊群众2600余人次,宣教人次3600余人,发送宣传材料5500份。

四、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市县决策部署,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不断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要求定点医院都要配备中医专家,负责确诊病例的中医治疗和病情观察;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干预工作,对居家隔离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提供中药方剂服务,截至目前共发放中药方剂7095剂,对普通人群提供中药方剂6513剂,发挥了中医药参与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特色优势,保障了广大群众健康。

五、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有关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提高西医临床医师中医药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规范中医药服务标准和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全县开展第三批“西学中”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有185名西医人员报名参加了第三批“西医学中医”,因受疫情影响,为减少人员流动、保证学习质量,2020 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于2021年1月下旬通过在线考试方式进行,有力的提升了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2021年5月31日

 

 

 

承办人:刘学刚           联系电话:8227960

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