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新城镇人民政府
标题: 中共新城镇委 关于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29xw/2024-548002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5-10 发布机构: 桓台县新城镇人民政府

中共新城镇委 关于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5-10
  • 字号:
  • |
  • 打印

中共新城镇委

关于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新城全镇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县“三提三争”动员大会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产城共兴、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弘扬“韵古承新、崇文厚德、笃实争先、团结奋进”新时代新城精神,锚定全年目标及重点任务,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夯基提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党的建设,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整体素质加强意识形态责任落实抓严抓实理论学习,发挥党理论中心组领头雁作用,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周学习制度,确定每周五下午为集体学习时间,自20225月份开始已完成学习82次;每周确定主题,组织机关干部上讲台活动,交流工作经验;每月开展由机关3435岁以下年轻干部组成的年轻干部成长论坛”活动不定期组织主题演讲、读书分享会、写作打擂等系列活动,建设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8,通过现场观摩、会议交流等方式,先进激励后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锤炼干部责任担当。深入开展“三提三争”暨“作风建设年”活动,对镇村各项工作进行晾晒考核,制定《新城镇工作督查督办制度》,镇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重点工作开展、考勤值班纪律等工作进行检查,确保作风建设年见真章、见实效;印发《关于在全镇深入贯彻落实“三抓”精神的实施方案》,深入领会“抓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保民生,抓党建强治理”精神实质,全面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邀请市域内优秀工作者来我镇开展作风培训30余场次,涵养担当作为政治生态;大兴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带头实行每周“三”调研制度,每周3天分别对企业发展、农村工作、民生工作开展调研,掌握实情、把脉问诊。

三是加强廉洁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自觉。制定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三张清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廉洁家风月”活动,组织镇村干部赴淄博市党风廉政教育馆、崔楼廉政教育馆、王渔洋故居等开展现场研学,强化党员干部底线意识;推动各村每季度召开村务质询会,为群众解疑答惑149例,有效推动监督下沉;完善《新城镇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方案》,推广应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抢抓发展机遇,增创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坚持稳指标、促提升。聚焦经济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2023年,我镇完成税收8400万元,上年同期5759万元,同比增长45.8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1万元,上年同期2807万元,同比增长59.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亿元,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907万元。

二是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的山东映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桓台搅拌站年产20万吨水稳混凝土拌合站迁址项目已建成使用,正在推进重点项目6个,分别为:总投资6.19亿元的桓台泓基现代高效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的淄博益从丰工贸有限公司纸质容器生产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的山东金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三甲基乙酸装置精馏工段设备设施技改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的山东中房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辆专用汽车改装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的国缘酒业数字化绿色生态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一期、总投资2.3亿元的恒兴物流智慧供应链项目。

三是坚持优服务、促发展。联合科技局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德利诺生物制药、新昊化工等企业进行调研,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个;助力山东国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引资,与四川泸州老酿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申报淄博市重点项目;以法治化市场运作盘活占地160亩的美中美公司地段,该地段在1120日以3295万元价格拍卖成功,目前处于项目策划阶段。

(三)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径

一是全力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该项目争取市县衔接资金及社会资本2488万元,辐射崔楼村等10个村343810042人,涉及脱贫享受政策户119243,涵盖14项目,推进区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成效日益凸显。

二是全面夯实粮食安全保障。扎实做好粮食作物保险收缴和“一喷三防”工作,做好玉米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全力确保粮食丰收,玉米平均亩产达1400斤,小麦平均亩产1035斤;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900余亩,预计每亩增收1100元,超任务指标完成400 亩,有力提高种粮户进行复合种植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推进惠民重点工程建设。抓好排水防涝体系建设,针对去年我镇部分村内、农田出现内涝问题,积极申请县级衔接资金240万元,实施村内排涝管道建设项目,有效解决邢家村、西贾村雨期村内积水问题;投资1247.89万元实施农田内涝治理项目,重新构建镇域排水网络,有效解决因地势低洼造成的农田被淹等问题;积极配合做好山东省重点工程项目—新城水库引调水提升工程,新城段总投资2.02亿元,输水管线改造约4.5km,工程共涉及6个村,106户群众迁占工作,目前已完成4个村89户群众迁占工作,完成项目资金1.3亿元、迁占资金699.3万元。

四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工作。全镇共排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699份,整改完成问题合同133份,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增加134万余元,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长效化;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活动,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已挂牌12个项目。

(四)聚焦民生保障,推进品质生活新提升

在去年市对镇高品质民生建设成效测评中,我镇居住环境、医疗卫生、文体服务3指标相对落后,今年我镇以此为工作重点,多措并举、靶向发力,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质效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是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四个治理,实施1357工作机制推进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走深走实,全面整改完成路域问题176个、人居环境问题462个,整改率达100%,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该项工作在全市排名由一季度48名到二季度41名,再三季度27四季度17名,实现位次逐步提升;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圆满完成“国家卫生乡镇”迎检工作;改造提升太阳能路灯450盏,极大改善群众夜间出行条件。

二是做好群众医疗保障工作。完善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1692,推动诊疗信息互联互通;组织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4480人次,为特殊人群筑牢健康屏障开展“医心向党守初心、医路为民担使命”品牌创建活动,协调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村健康义诊19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开展应急救护普及活动40余场次、健康大讲堂宣讲36场次,宣讲群众3400余人,切实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与应急处突能力

三是丰富群众文娱生活。深入挖掘渔洋文化,开展渔洋文化“四进”活动,开展王渔洋廉政知识、王渔洋诗词鉴赏讲座等10余场次,组织王渔洋故居参观学习1700余人次,推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依托农村书屋开展“全民阅读”读书活动400余场,推动建设书香新城;开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村内文化活动125场、“古韵梨园润乡情、新城村村有欢歌”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综艺类演出17场、每月送戏入村镇域全覆盖,公益电影放映480场,群众足不出村乐享文化盛宴;成功举办桓台县第五届运动会暨新城镇“恒兴物流杯”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参赛队伍431100余人,掀起全镇运动热潮;成功举办金泰轧辊杯“庆七一 颂党恩”红歌合唱比赛,24支队伍850余人参赛,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凝聚发展向心力。

(五)强化忧患意识,展现底线工作新作为

是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时刻筑牢安全防线。开展安全生产、防一氧化碳中毒、食品安全、自建房、五金市场特种设备等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风险隐患整改到位。其中,整改完成企业隐患501处、自建房隐患13处;13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验收完成,群众顺利入住;五金市场特种设备摸排189家,隐患设备104家涉及165台原3吨以上起重设备已全部整改完毕,极大消除五金市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镇一站式矛调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抓稳安保工作,全年排查涉稳风险隐患78条,妥善化解56条,其中治重化积4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时刻守牢环境保护底线。扎实做好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实行24小时禁烧轮流值班制度,做到“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加大对万森木业、金泰轧辊、昌润木业、新昊化工等企业环保监管巡查密度和力度,提高企业治污水平;加大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宣传及检查力度,联合镇派出所采取“日巡夜查”方式,切实减少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事故发生。

三是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工作,2022年完成土地复垦132.6亩,退林还耕土地1000余亩,位列全县第一,获评“2022年度市级耕地保护激励镇”一等奖,牢牢筑起粮食安全“压舱石”。今年,对乱占、破坏耕地违法分类施策、持续攻坚,截至目前,镇域永农范围内非耕地整改70.3亩,整改率位列全县第三名,下一步继续以耕地保护违法零容忍为着力点,用足够耕地保证粮食持续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存在短板。镇域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不充分。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较少,有德利诺生物制药、亿佳缘纸业9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有恒兴物流1;有工业聚集区1土地开发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约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丰厚的文化资源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不够,农文旅融合相对浅层次,转化为促进本地商业、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劲头不足。

(二)农业特色体现不足。农业产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业链延伸不足,增产增收不明显。新城镇特色农产品——新城细毛山药,镇内种植700余亩,存在种植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受自然灾害较大等短板,带动辐射镇域内群众增收覆盖面较窄

(三)区位优势发挥不够。新城镇交通四通八达,车辆可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但利用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进行“双招双引”力度不够,近年来引入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经过测算,两条国道每天过境货运车辆在4万辆左右,以大型柴油货车为主,导致氮氧化物等数值较大,但为新城带来的经济利润较少,治理大气污染压力较大,如何趋利避害、有效发挥区位优势是目前亟待解决破解的一个难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项目、促创新,加力推动经济稳步发展。6个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加大招商引资,“美中美地块”盘活利用为抓手,做好项目招引与推介,力促项目落地;优化营商环境,旗帜鲜明支持企业发展,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保证“在新城的企业发展舒心,招商引资过来的能留下安心”。

(二)抓重点、出特色,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方面,抓好特色农业这一重点。加快泓基数字农业项目提升改造二期及园区游览路线整体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带动农旅融合发展;提高新城细毛山药附加值,探索推进山药产品深加工。另一方面,打造文化品牌这一特色。加强古城保护,重点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址以及古城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持续做好渔洋家风“四进”工作;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打造“渔洋家风·清廉新城”品牌,通过试点村家风展示营造“清慎勤”的浓厚氛围。

(三)抓民生、保稳定,推动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加快“产业兴村”进程,以邢庙村“石磨面粉”产业链为标杆,号召各村积极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打开强村富民新局面;持续做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做好“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长者食堂运转、协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困难群众兜底和重点人群保障等工作,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同时,一以贯之守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信访维稳等一排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