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温锅” | ||||||
|
||||||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项习俗,在我县新城镇及周边一带极为普遍。近日,记者跟随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寻找到了“温锅”的相关风俗。
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是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居者,热情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热闹一番,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 旧时普通人家多不富裕,农村的大事便是娶妻、生子、盖新房搬新家。这一系列的事情下来,往往是债台高筑,经济拮据。来“温锅”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送来些食物、礼品,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同时,这种习俗还能增进亲朋感情,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温锅时,来者主要是亲友、邻居,所带礼品花样较多,有送钱的,有送鸡、鱼、肉、酒等食物的,还有送匾联、镜子、炊具、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几乎无所不包。 其中新娘的娘家人送来的礼物主要是炊具,如锅、勺子等,还要送一对公鸡、两条大鲤鱼、两斤豆腐、两斤豆芽。不同的地理区域,温锅的习俗也不同,但都有美好的祝福包含在里面:鸡是大吉大利;鱼是年年有余粮;豆腐与“都富”谐音,意为发家致富;豆芽有生根发芽、生长旺盛的意思。但也有忌讳,绝不能送钟,谐音“送终”,很不吉利。 温锅结束后,新房不再只是一栋建筑,而成了一个内容齐全、充满人间烟火的家。入住其间的老老少少,也真正成了这个家的主人,开始了新的生活。“温锅”的习俗能增进亲朋之间的感情、促进邻里之间的和谐,使得搬家的人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快乐幸福地生活。 (杨成见 史佳唯)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