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难以忘怀的歌

发布日期:2012-05-11 浏览次数: 字号:[ ]
    耳畔边总有一些熟悉的旋律响起,童年的儿歌,上学的校歌,经典的民歌,这些歌即使再过很多年也依然不会改变其中隐含的韵味,每每想起都会令人难以忘怀。年龄渐长,我在这平凡的日子里发现有一位朴素之人也在谱写一首歌,这首歌不能堪称经典,却比经典更令人难忘,这人就是母亲。
    怀胎十月、辛苦分娩是首壮丽的歌,哺育子女教会做人是首艰辛的歌,为儿担忧替女操持是首不倦的歌,牵肠挂肚事事操劳是首永恒的歌……母亲的歌,诲人不倦,催人泪下,令我一直难忘,再美的旋律也敌不上情深似海的真切。
    苍渺世间,从小到大有诸多人,令我们或喜或悲,或忘怀或怀念,或感激或厌恶……曾经的恩师,在学业完成之时依然在脑海之中清晰可见;曾经的同学,无论何时也会常挂嘴边津津乐道。给予我们一点微薄相助的人,我们都能够长记心间,有时候却发现自己最容易忽视的还是身边最亲的那个人——母亲。
    刚有记忆的时候,是不知道母亲这一概念的。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别人家里有性别不同的两个大人,而我家却只有爸爸一个。我对母亲的记忆的开始,便是她抱着弟弟回到家。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因为某种原因带着弟弟住在姥姥家。弟弟稍微大一点能跑的时候,父亲便出去赚钱,那时主要就是母亲在我们身边照顾。
    当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特别节约。我记得小时候有很多走街串巷卖东西的人,最令我垂涎三尺的当属大麻花的叫卖声,“麻花,麻花,大麻花……”我告诉母亲想吃麻花,母亲却因家里粮食紧缺硬生生地拒绝了。于是幼小的我就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拒绝行为的抗争,从小清河边的北坡地里一直哭到家,也没能感动母亲的内心,到家后我就被别的事情转移了记忆力,麻花事件到此便不了了之。现在母亲和我聊及此事,还经常后悔自己当时的固执。
    时光不会因为我的贪恋而有一丝的停留,我到了快上幼儿园的年龄,母亲便教我写阿拉伯数字1至10。记得那时,还在老  屋那边住,母亲用拨炭火的烧火棒教我在地上写。每次就写几个数,直至写好看为止。遇上不容易写正的“8”时,母亲就狠狠地敲我几下,我边哭边写,依然不会有懈怠。感觉那时的母亲真凶,我害怕极了。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同桌是一名调皮的男生,他看到我语文课本的皮面快揉破了,就怂恿我撕掉。回家后,母亲见到我的课本很是生气,呵斥我一顿后并不就此罢休,非逼着我把书皮找回来。从那之后,只要发新书,我都会用纸把它包好。
    母亲是朴实的,她不懂那些先进的教子之方,只用粗糙笨拙的方式来诠释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如果母亲不严格地教育我的过失,我又怎会爱护课本书写认真?如果母亲一味地放纵我,我又怎会学会坚持不懈?我的太多习惯,都是在母亲的“拙劣”的教育下形成的。
    我记得母亲年轻的时候烫着卷发,爱穿高跟鞋,我还经常偷偷试穿。可是曾经年轻的容颜,却因为我的长大逐渐褪色。可惜那时候不懂得记录岁月的点滴和瞬间,否则不会只在此空叹和惋惜。我何德何能,让她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青春作为代价来换取我的成长。面对母亲的浓情蜜意,只能牢牢记住她为我自始至终唱出的每一支歌。
我,一直难忘。
                      (岳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