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元盛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2-06-01 浏览次数: 字号:[ ]
    清末和民国初年,在济南有两家著名的私营民族企业是桓台人创办的。一是以索镇苗海南为代表的苗氏家族企业:成通纺织染厂,另外一个就是以新城乔家庄张东木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企业:东元盛印染厂。2003年,电视剧《大染坊》将东元盛开埠办厂的故事搬上了荧屏。剧中陈六子的原型就是东元盛创始人张启垣。
    张家是一个世代诗书礼仪之家。一始祖张敬庭以太学生身份,明敕授修职郎,新城县教谕。自河北直隶深州,携老母、幼弟举家赴任,卜居新城。时逢朝廷敕建“忠勤”王公祠,因他清廉勤政,被委任工程“总监理”。二子张瑛、张環皆为县邑庠生。弟张薇猷,于明万历辛卯考中举人。自此,张家更是家声大振,盛于深州,昌于新城。
    清末,张氏传到了十八世张启垣。他曾祖张元纲,官从九品,例封登仕佐郎。祖父张建玢邑庠生、乡饮大宾,例封文林郎。父亲张振鸿,邑庠生,博学仁义,终生教读,乃乡中大孝之人。民国二十一年,全县保举入“孝子祠”。
    人们说起100多年前,古邑新城中的“老字号”企业,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协和永,后有东元盛”。清朝咸丰年间,列强入侵,社会动荡。世代书香的张家家境日贫,为生计,张启垣叔祖张建睿创办了手工作坊“协和永”。主营农用、家用铁器和漂染荣家庄小布。到张启垣创办东元盛时,协和永已是有数十年历史,生产车间十间,门面房五间,固定资产若干,颇具规模的中小企业了。
《    张氏家谱》载:张建睿无男丁,按旧时风俗,“过继”张启垣的二叔张振鹤为“嗣子”, 张启垣的三弟张启贞为“嗣孙”。张启贞就成了协和永的唯一继承人。但张启垣、张启贞兄弟到解放都没有分家,协和永也正式易名为东元盛。改经营铁器为印染,生产车间为印染车间,门面房为销售部。张启贞也就成了东元盛的早期创始人之一。以后数十年,张启贞主要经营新城、周村的商铺,撒机收布。济南总部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厂长张树楠亲自驾车接送。时称张启垣、张启贞兄弟为东元盛“老掌柜”。
    协和永不仅为当时经济上十分困难的东元盛提供了资金,更为日后东元盛发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先有协和永,后有东元盛”故事的由来。             (伊丕智/整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