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甲骨文

发布日期:2015-05-23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桓台博物馆里,有两枚远古时期的兽骨静静地“躺”在陈列室里,这两枚看似不起眼的兽骨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甲骨文,它被发现时,已经在位于田庄镇史家村的木构大型祭祀坑里躺了数千年。
    每一个来博物馆参观的人,在看到这两枚甲骨文,并听到讲解员的讲解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惊叹声。桓台历史悠久,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起,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聪明的先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令当代桓台人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史前文明。
    如今,在曾经发掘出甲骨文的祭祀坑周围,虽然建起了保护性的建筑物,但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如果没有山东省2006年所立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家遗址的石碑,很难让人把这一片废弃地与这一遗址的重要影响联系起来。但就是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土地上,先后出土了多件珍贵文物,在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甲骨文,为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有力佐证。
    史家遗址中的岳石文化祭祀坑底层出土的2件刻有文字的卜骨,形态较为原始,约在公元前15世纪以前,属岳石文化晚期,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它比安阳殷墟甲骨文至少提前300多年。史家遗址出土的2片岳石文化卜骨,均系羊肩胛骨,保持了羊肩胛骨的原貌,未有任何修整的痕迹,具有早期卜骨的特征。两片卜骨均已残破,大部分兆纹已失,仅留部分刻纹,刻文刻划较深,刀痕明显,残断处仍留有烧灼痕迹,既经烧灼,知是卜骨,上刻文字即可称为卜辞。
    虽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甲骨文,但目前仍未得到准确、详细的解释。3000多年前,华夏先民在龟甲、兽骨上刻下了最初的文字,正是这些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历程。
    在古代,桓台和当今的潍坊这一代都属于东夷文化的范畴,在潍坊等地同样也出土过甲骨文,因此,可以说史家遗址和唐山遗址出土甲骨文不是偶然的,它是由距今5000年以前的单体陶文,发展到4000年以前的联句陶文,又发展到3500年左右的甲骨文,在我国东部地区多处发现早期文字的材料,是证仓颉作书的记载并非完全虚有。随着考古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已从地下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发现了很多古代汉字的身影,在对它们产生时代与所含意义的推测中,我们对汉字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更为深刻而可信的了解,毫无疑问,随着人类对古代文明的日益了解,也许有一天我们能读懂这两片甲骨文的含义,更加深入了解先人们的生活。  (杨成见 袁晓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