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紫砂壶 先识趣才能识货 | ||||||
|
||||||
紫砂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收藏杂项,随着拍卖行情的高涨,“泥比金贵”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泥的艺术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是中国独树一帜的陶艺品种。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深圳方圆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张明强有着30多年行业经验,他认为,判断一把紫砂壶价值的高低,主要应该把握四个维度,一是材料质地的优劣,二是工艺水准的高低,三是艺术造型的审美,四是作者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名声。 民间流传着“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说法,近几年,纯粹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紫砂原料越来越稀缺。宜兴的紫砂矿脉是天目山余脉,附近的浙江长兴、安徽广德也出紫砂泥,甚至贵州贵阳、辽宁喀左、河南宝丰等地也有紫砂泥矿,这些地方出产的紫砂泥矿与宜兴矿在化学成分上相去不远,但在工艺性能上不及宜兴矿富有表现力和可塑性。而且,从2006年宜兴正式关闭紫砂矿井以来己有10年,原来的一些存货通过10年的消耗几近用完,目前市面上新出的紫砂壶十有八九己经不是纯粹的宜兴紫砂原料了。 张明强说,现在的紫砂行业,如果没有一个高大上的职称头衔,如果不是出于某大师的门徒或真传,市场就很难接受你的紫砂壶。但是大多数的紫砂壶作者仅仅只把制作紫砂壶当作是谋生手段,做出来的几乎都是泡茶工具,谈不上是艺术的紫砂壶。他建议新手收藏紫砂壶要做好这几点:“一是深入了解宜兴紫砂生态,从矿料开采到制作成型、烧成技术,各方面都要了解清楚;二是多比较,收藏有艺术个性的紫砂壶,现在市场上同质化的紫砂壶很多,同样的造型不同的作者在处理点线面上会有自己的想法,而这种想法一旦在作品中体现就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田欣 整理)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