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美食 刺激味蕾 | ||||||
|
||||||
作品简介:《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是一本饮食文学散文集,由8位不同省份、不同领域的作者以想念的老家美食为载体,通过动人的文字,用无法复制的味道,写出了这本对家乡、亲人最深切的思念,将大家带入那无法忘怀的家乡味道。本书中附有可操作性强的家乡美食菜谱,欣赏美文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不同的美食;本书还特邀著名插画师,为此书量身绘制了高质量的手绘插画,生动有趣,让读者在赏文、品味、念故乡的同时,更进一步品味生活、回味人生。 大都市的职业女性多以吃货自居,常流连于茶肆酒馆咖啡吧,缠绵于餐桌与盘碟之间,忙活得不亦乐乎。其实,女人最多的时候还是在追求那种家的感觉,那个曾经记忆里沉甸甸的家,那个装下她所有童年梦想与哭笑打闹的家。自从离开这个家之后,不管是漂泊异乡为了工作,还是嫁作他人妇为了家务,都一样的恋着曾经的那个家——那就是她的老家,可以清晰如指的家及家的周围和食物的每一部分,那就是老家的味道。 女人除了恋家就是喜欢妈妈的味道、老家的味道,在其他地方生活久了,非常怀念老家的味道,长期寻觅老家的食物和美味,这一活动成为大都市女人的通病,这种病曾经叫做恋物症,现在最好的良药是故乡的食物,只要一餐美味就可以治好,却容易复发,那还得再吃一次才能好。所以,有人说:“家乡也许远隔千山万水,老家味道却时刻牵系在游子的心头,那是永远忘不了的情怀,是身在他乡的老家惦念”。这话一点也不错。 最近朋友阿硕赠我一册美食书《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作者全部是漂泊京城的女人们和职业女性,她们在工作之余都在追寻故乡的食物,寻找故乡的美食和老家的味道。我读完全书,有黑土地上的味道、朴实大地的亲情回馈、江东水波里的思乡情怀、川渝山脉里飘出的想念、洞庭湖水载回的乡愁、京津味道的前世今生、小麦升华的深情滋味、闽南岸上祖代呼唤的海味等地域美食,涉及到黄豆大酱、乡土火锅、锅包肉、大烧烤、素包子、煎饼果子、大米干饭把子肉、腥汤素饺、铜火锅、油炸糕、驴肉甩饼、青团、焖肉面、蛋黄炒蟹、擂钵菜等菜肴和美味,我看着这些既经典又有乡土气息的美食,不无感慨:怎么不让那些女人们去回味和想念呢? 以前的饮食类图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菜谱,一类是饮食文化。菜谱图书是制作步骤和烹饪方法的汇集,除了图片精美,文字介绍比较简单,没有味觉和味道;饮食文化图书多是散文、随笔结集,多涉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乡土人文、味道等,却少了烹饪方法和少图片。本书的形式却比较新颖,突破了两种美食图书的界线,融合两种图书的优点,再添加人文情感和思念的记忆。每一章由一位作者来执笔,全书共八位作者。先对地域进行诗意的介绍,接着是作者介绍和区域美食名单,具体时间和节气的吃食。每道美食有一篇充满深情厚谊的动人散文,从亲情出发,融合作者的思念和追忆,那些夕日的情感跃然于纸上,读了让人动容,读者不得不为之思念和打动。《寻味记事》记述小孩子时候找吃的小故事和感人场面;《吃人说味》把自己对味道的体会用文字形容出来,勾勒成图画,印在读者脑海中。每篇文章配上大小十数幅图,非常吸引眼球,让人产生无限快感和食欲满足。读后有隐隐肚子作痛的感觉,就要寻找食物塞饱肚子,才能继续阅读。 我觉得,今后的饮食类图书的撰写和出版,可以借鉴《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给读者一个圆满的阅读答卷。(巴陵)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