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豆腐如见故人——读林海音编著《中国豆腐》有感

发布日期:2019-02-20 浏览次数: 字号:[ ]


作品简介: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菜配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心所欲。这是一本综合介绍豆腐的书,除了简单的豆腐菜单外,还包括有关豆腐的散文、考据、谚语、诗歌、传说、专访等,作者更包括中、日、韩、美、德各国人。作家们挖空心思写出他们心中的豆腐,使本书不但有菜单的实用,更具文学意义,是一本有思想、有情感的“中国豆腐”。

从书架上取下《中国豆腐》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小开本,四四方方的素白封面,就像托了一方白玉豆腐在掌上。装帧过于寡淡了?不会啊,一指来宽的红色腰封从封面中穿过,瘦金体的“中国豆腐”四字,透出恰到好处的中国味。

很多人认识林海音,是因为《城南旧事》,完全没想到她竟然会编《中国豆腐》这样一本“接地气”的书。手头这本由林海音主编、其女儿夏祖美和夏祖丽助编的作品,并非最初版本,而是经过增订的新版。因此,不但能看到旧版中的文章,更能看到初版后众作者对中国豆腐新的了解、感悟以及对原有文章的回应及修改。在分类方面,林海音也重新做了安排,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散文豆腐”“考据豆腐”“家乡的豆腐”“海外吃豆腐”和“豆腐菜单”。正如主编者所说,《中国豆腐》既不是“纯文学”的,也不是“纯食谱”的。在我看来,那些文章就像一道道下了心思的豆腐美食一样,上得了台面,经得起品尝。

豆腐是每个中国人的食品,不管是家庭饭桌还是豪华餐厅里,都少不了它。林海音念念不忘的豆腐与一场离别有关,“搬离要拆改的木屋进入高楼大厦居住时,最后的那天凌晨,仍是二十多年来阿婆的那一声:‘豆腐——豆干炸哦——’把我从梦中喊醒了。张眼望窗外,天亮了,正是:豆腐一声天下白!”在此后的数十年岁月中,作者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着豆腐的神奇之处:豆腐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当忙碌或食欲不振的时候,做一味香椿拌豆腐,或是皮蛋拌豆腐、小葱拌豆腐佐餐,都十分可口。时间允许,做一味麻辣烫三者兼备的好麻婆豆腐,或煎得两面焦黄的家常豆腐,或毛豆烧豆腐,绿的碧绿,白的洁白,只颜色就令人醉倒了……读此段文字,齿颊留香的同时,也佩服作者的精准概括——“豆腐像孙大圣,七十二变,却依然保持着本体。”

在这本集子中,最有看头的自然是“散文豆腐”和“海外吃豆腐”,每位作者诉说着令人怀念的各式各样的豆腐,实际上也袒露着他们各不相同的生活姿态。梁荣若先生的豆腐印象牵连着故土:“几回从昏睡里看到了无边的豆田,黄荚累累像河套,像松花江平原,也像故乡滋河的弯曲处!”因为海外读书的缘故,豆腐成为彭歌魂牵梦萦的吃食,在他看来,天下事往往如此,极平常的东西,一旦得不到,就会“想”得不得了。所以,中国留学生之间,若是有谁在周末买到豆腐,“必然要各处通电话,呼朋引类,以‘红烧豆腐’共进晚餐,客人必感激盛情,称谢再三。”孔瑞昌先生的豆腐之思里露出中国文人的自得:“豆腐通常被人认为本身没有滋味,所以总是作陪衬……豆腐的这种退让谦虚的本质,和它调和中庸的能力,正符合道教的教义……”

在“考据豆腐”一辑中,《豆腐考》的作者筱田统从相传公元前二世纪汉淮南王刘安的发明说起,不过,“豆腐”一词未见于《淮南子》一书,亦不见于其后的《说文》《博物志》《齐民要术》等各类字书和农书。作者不肯罢休,继续在中日文献中一路追溯,直到宋初陶谷的《清异录》。这是筱田统所能追索到的关于豆腐的最早文字记载:“时戢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青阳属于安徽池州府,据此可知,豆腐至少在当时的江南一带已普遍成为肉类的廉价代用品。

在“家乡的豆腐”一辑中,林海音津津乐道于各地的豆腐美食,什么北平的“王致和臭豆腐”、山东日照的“满头黄”、湖南长沙的“畏公豆腐”,什么安徽休宁的“炸烤长毛豆腐”、南京的“太平干”、江苏扬州的“干丝”,文章既述源流、特色,亦讲口感、做法。此外,还有徐木兰的“花生豆腐”、卜昭祺的“鲁东的斤豆腐”、廖明进的“豆腐泥鳅”等,这些各具风味的豆腐美食,抚慰的不仅是人们的胃,还有那颗思乡的心。

豆腐还是那块豆腐,让豆腐化平凡为神奇的其实是作者们一言难尽的乡愁。如果沿着“城南旧事”的思路怀想,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豆腐也许就是林海音的“中国旧事”之一,用它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小小切入点,实在合适不过。见豆腐如见故人,一块小小的豆腐,既连接历史,又关乎人情,苦辣酸甜,可见人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