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桓台县地震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 ||
---|---|---|---|
索引号: | 11370321MB28580353/2021-5131695 | 文号: | 无文号 |
发文日期: | 2021-01-12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应急管理局 |
一、政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省、市对当前地震应急防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构改革后全县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按照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要求予以完善。
二、决策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淄博市地震应急预案》,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三、出台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四、重要举措
(一)明确指挥部和成员单位职责。县政府设立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部署、组织协调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自动转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县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对各工作组的组成人员和职能进行了设置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二)明确地震监测预报和灾情报告时限范围。明确县政府地震要求,在省人民政府已对我县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后,我县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四十八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应急厅、省地震局和市应急局报告,并组织加强应急防范措施。县内发生3.0级以上地震后,县应急局快速将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参数报告县委、县政府,并通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启动震情值班机制和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加强震情跟踪监测,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地震发生后,明确震区所在镇(街道)灾情、社情等信息报送范围以及相关次生灾害管理部门报告要求。
(三)明确地震灾害分级标准及响应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地震灾害的分级、响应标准,对灾害等级的响应指挥权限,提高地震应急工作可操作性。同时规定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四)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对地震应急队伍建设、指挥平台、物资与资金、避难场所、基础设施保障以及宣传、培训与演练等明确负责部门和工作要求。
(五)明确未造成破坏的地震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对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由县应急局向县委、县政府报告震情,通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对地震传言事件,做好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工作。县应急局、县公安局根据情况派出专家分析传言起因,协助政府做好工作。
(六)明确《预案》管理相关内容。对预案修订、奖励与责任追究等进行说明。预置了地震应急预案可能用到的文本格式,从而提高灾情报告、地震处置工作效率。